2025年7月29日上午,第十六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在陕西师范大学田家炳会堂开幕,我院颜伟副教授和2023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王颀涵、王佳文参加了开幕仪式。
本次联合野外实习是由教育部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由全国大学生地理学野外联合实践教学高校联盟、教育部全国地理学联合实习虚拟教研室和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由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榆林沙漠黄土过渡带生态与环境陕西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合承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信阳师范大学等51所高校的200余名师生参加。
联合野外实习全体师生合影
我院师生合影
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张亚泽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教授致欢迎辞。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鹿化煜教授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安教授先后发表讲话。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焦磊副院长介绍了联合野外实习线路与日程安排。全国大学生地理学野外联合实践教学高校联盟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郑祥民教授做实习动员讲话。随后,全体师生移步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在馆前合影留念。
开幕式结束后,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鹿化煜教授作了题为《黄土堆积、黄土高原与环境变迁》的报告,介绍了黄土的分布和成因、古气候变化的黄土记录等内容,强调黄土是认识地球演化的一把金钥匙;陕西师范大学董治宝教授作了题为《黄河几字弯沙漠与沙地》的报告,介绍了黄河几字湾地区沙漠与沙地的自然概况、形成过程与原因及治沙模式;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宋进喜教授作了题为《黄河流域水-生-人系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从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强调了黄河流域的战略地位,并针对流域水-生-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实现三者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措施。
本次实习于2025年7月28日至8月11日在陕西、宁夏、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围绕黄河“几字湾”地区进行,总行程约3500公里,着重关注“黄土、黄河、黄沙”,聚焦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旨在培养兼具扎实技能、系统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地理人才,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保障屏障提供科学认知与人才支撑。
(地理科学学院 颜伟/初审 闫军辉/复审 韩勇/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