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日本发生7.6级地震,余震超500次;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受害人数日益攀升。地震所带来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其可以在一瞬间将人类文明毁于一旦,然而,在我国仍有很多人对地震来临时如何避险以及避险的地点知之甚少。“生命三角”理论靠谱吗?当提前12秒收到地震预警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伏地、遮挡、抓牢”】
当地震到来时,大楼的倒塌无疑是最令人担心的,住在平矮楼层的居民尚可以脱身,但住在高楼层的居民就只能祈祷大楼的建筑质量过关了。显然楼层的坍塌并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我们更应考虑的是如何避免受到震中伤害。
地震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灾害,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在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会先感受到上下颠簸,过了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很强的水平晃动。值得注意的是,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这种剧烈的晃动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书柜、吊灯等平日里看起来无害的家具可以直接将人碾压身亡,厨房刀具甚至会刺伤重要部位以致丧命,因此,“伏地、遮挡、抓牢”便是应对震中伤害的有效对策,也就是趴在地上,找到坚硬的掩体并抓牢掩体,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保护好头部和颈部。
所谓的“生命三角”是指房屋落下的重物与支撑的物体所形成的三角区域。生命三角理论在我们周围广为传播,然而这一理论却备受争议。
首先,“生命三角”理论的实验主持者并非专业,其次,实验中建筑的倒塌方式和实际中的倒塌方式千差万别,前者房顶会如同一张薄饼般平平砸下,而后者则会因受力方式不同而呈现千姿百态。在实际地震中,人们无法预知地震的方式以及房屋倒塌的方向,也就无法得知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三角救生空间。
【地震预警响起后应该怎么做】
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早在2011年就已建成,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在警报声响起后,应该做些什么。主持地震预警系统开发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建议,如果有10秒时间,那么2楼以下的居民可以逃离到楼外,更高层居民最好就地避险。
在我国的预警系统中,不同的声音代表着不同的信息,其主要分为三种声音:
第一种,每次倒计时报数间没有“滴”声,只是单纯报数,代表“无感微弱地震预警”,也就是可能有晃动,但一定不会有破坏的情况。
第二种,每次倒计时报数间只有一声“滴”声,代表“有感无破坏地震预警”,也就是可能有强烈晃动,家具倾倒,但不会有房屋破坏的情况。
第三种,每次倒计时报数间有连续两声“滴”声,代表“破坏性地震预警”,也就是最危险的情况,房子有可能被破坏,需要紧急逃生。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判断地震下一分钟离我们多远,概率的高与低并不代表它不会发生,只希望在天灾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能平安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