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是最初由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并投入商业化应用的一门新兴技术,集成了激光测距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三种技术于一身,在三维空间信息的实时获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地球空间信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是当今测量业界最先进的测绘技术。
01丨激光雷达技术优势
(1)数据产品丰富
数字表面模型(DSM):数字表面模型真实再现地物和裸地表起伏现状,可应用于生产真正射影像、数字三维模型。
正射影像(DOM):利用DEM对数码航空影像像元进行纠正,再做影像镶嵌生成的影像成果。它的信息丰富直观,具有良好的可判读性和可量测性,从中可直接提取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信息。
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从LiDAR获取的三维点云中提取地面数据即可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线划图(DLG):利用激光点云和DOM影像可快速生产大比例尺(1∶500至1∶2000)DLG产品,同时节省外业调绘工作量,成图效率大大提高,比全野外人工测图效率提高5%~20%。
(2)自动化程度高
从飞行设计到数据获取,到最终产品的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非常高。通过GPS技术实时显示飞行轨迹。不会发生漏拍的情况,避免人为错误。
(3)信息获取敏感性
LiDAR可以获取小于遥感影像或者雷达影像分辨率的目标信息,可穿透植被覆盖物获得地面点数据。
(4)传感器工作条件
LiDAR测量是采用主动式测量,自行发射和接收激光脉冲,可穿透茂密植被直达地面,不受光照和阴影的限制,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更接近真实地表形态,受天气影响较小,还具航空摄影测量的大范围和激光测距的高精度特性,LiDAR技术是大区域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的最佳选择。
(5)生产周期短
LiDAR系统直接获取地面三维点云的坐标和影像的方位元素,无需或仅需极少量的地面控制点,可以直接进行DEM和DOM的生产,与传统航测立体测图相比,成图工作量是其30%~50%,调绘工作量是其50%左右,可较大幅度地缩短综合工作周期。
02丨激光雷达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一)快速获取数字高程模型
激光点云数据是激光雷达技术中最为直接的数据产品,点云数据的密度和精度都比较高,且能快速清晰的显示点位的三维坐标构架。经人工交替操作或自动运行,将人放射到地面植物中或建筑物之类的地形之外目标上的点云统一分类、滤波或清除,之后构建三角网TIN,就能及时得到DEM。因为激光点密度非常大,数目比较繁多,DEM的生成也更为方便、准确。
(二)实现基础测绘
基础测绘的产品主要有数字高程模型,还包括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地图(DLG)和数字栅格地图(DRG)。无论是上述哪种产品的生成,都需要高精度三维信息的协助和引导。数字摄影测量操作起来很复杂,设备的前期准备及技术规划方案都相当严格,要求技术工作人员有熟练的操作水平;在激光雷达技术处理下得到的数据和三维坐标,均能达到高精度影像微分纠正的需要,这使DOM的生产变得越来越简易化,不再依靠数字摄影测量,在一般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中即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三)森林工业的应用
激光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激光良好的单向性使之能从狭小的缝隙穿过,到达地表,从而获取地表真实高程,是目前唯一能测定森林覆盖地区地面高程的最准技术。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最早应用的商业领域即森林工业,因为森林业发展与国土管理都需要森林及其树冠下端地形的准确数据,但是传统技术中很难获得树高及树的密度的精确信息。机载激光雷达与卫星成像不同,当利用这种技术勘测树冠下的地形时,还可同时获得树的高度。
(四)工程测量
对工程测量,需要对测量目标的高精度三维坐标信息进行采集,甚至需要建立比较精准的三维物体模型,例如,电力巡线以及隧道和矿山的测量、水文测量等领域。地面以及机载LIDAR都是对这些实际的问题解决的最好的方法。利用数码像片所获取的构筑物模型以及纹理信息进行三维模型的叠加构建,是对景观进行分析、规划决策以及形变测量、物体保护的重要依据。
比如LIDAR技术为公路、铁路设计提供高精度的地面高程模型DEM,主要就是为了对线路设计以及施工土方量方面方便其精确计算。在对电力线路进行设计中,可以利用LIDAR的成果数据对整个线路设公共区域内的地形以及地物要素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在树木比较密集的地方,可以对树木砍伐的面积以及木材量进行估算。在进行电力抢修以及电线维护时,需要按照电力线路上的LIDAR数据点以及相应的地面裸露点的高程进行对任意一处线路距离地面的高度有效测算。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非常便于抢修和维护。